访马来西亚“一带一路”经济友好协会创始人邱国平
2025-08-14 09:49:25
在全球化与人工智能浪潮交汇的当下,东南亚地区正站在技术变革的十字路口。马来西亚,这个融合了马来语、英语、中文等多语言环境,汇聚伊斯兰文化、中华文化、印度文化与西方元素的多元社会,被视为探索AI跨文化发展的独特样本。近日,广西云-广西日报AI体验官与马来西亚“一带一路”经济友好协会创始人邱国平展开深度对话,从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出发,剖析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在AI赛道上的机遇、挑战与未来路径。
“马来西亚的基因里,藏着AI时代最珍贵的密码。”谈及本土优势,邱国平的语气中带着笃定。在他看来,马来西亚的多语言环境恰好击中了人工智能的核心需求——自然语言处理。“全球AI有两大生态:以英语为核心的欧美体系和以中文为根基的东方体系。而我们,天生就站在两者的交汇点上。”
谈及AI落地马来西亚的关键,邱国平强调“协同”二字。“政府、高校、企业、社会,这四个维度缺一不可。”他认为,政府层面可与全球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合作,为民众提供免费的AI基础课程;高校则需跳出传统教育框架,培养既懂技术又通文化的复合型人才;企业的角色则是“落地者”,将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应用,比如用AI优化本地中小企业的运营效率;而社会的共识同样重要,不能让AI停留在“高大上”的理论层面,要让普通人觉得“这东西能帮到我”,才能真正激活市场。
在邱国平看来,未来5—10年,AI将在东南亚的医疗、教育、媒体等领域深度落地,“比如用AI保护方言、传承传统文化,让多元文化在数字时代生生不息。”
展望未来,邱国平的思考带着人文温度:“AI的终极目标不是技术领先,而是让每种文化都能在数字世界里活出自己的精彩。”这或许正是全球AI发展最值得期待的图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