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来,安顺西秀区紧紧围绕“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”的指导思想,强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,着力补齐农业产业“水短板”,夯实生态环境“水基础”,整合各类资源建设、维护、管理水利基础设施,以发展水利助力为群众办实事。
科学化布局,打通“高山远水”。持续以基础水利设施建设为抓手,确保饮水安全“户户通”。
全面排查摸清底数。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专班,明晰水务调研摸排小组责任分工,深入全区各贫困乡、镇、村,对域内的情况进行彻底摸排,汇集群众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意见和建议,对提出的诉求认真分析研究,科学规划。对存在返渴问题的贫困及非贫困村组进行实时普查,对动态发生饮水问题第一时间掌握情况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,确保人饮安全保障全覆盖。
标本兼治强基础。通过打造以骨干水源工程为点,巩固提升连片供水工程为网的“点网交织”布局,不留死角从根上解决安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,从而有效提高水质、水量,提升安全保证率。树立“县县有中型水库,乡乡有稳定水源”的目标,着力实施稳定水源供水保障工程,针对季节性供水不足问题,分片分区集中会战、因人因户定向施策,不让任何贫困户因缺水而掉队。
品质保障练硬功。通过安装消毒设施、购买漂白粉药剂消毒等多种措施提高水源水质合格率。同时,开展人饮安全大检视行动,不定期对农村饮水安全进行抽查,对水质监测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管,坚持边查边督边改,提升水质保障,让全区农村群众喝上“稳定水、干净水、放心水”。
产业化配套,引进“源头活水”。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,加快补齐水利短板,破解农业产业“有水难存”“无水可蓄”的现实困境。
远近结合,保量供水。充分考虑蔬菜基地的水资源现状,因地制宜、合理选点,确保有充足的水量保障种植。立足现有骨干水源工程,对条件允许的采取长距离输水供应,难以覆盖的地方就近寻找水源点,结合500亩以上坝区开展小型水源工程建设,强化河段水源整治保护耕地,通过整治山塘、整治拦河堰、新建提水泵站等为灌区提供水源保证,切实解决旱季缺水困境。
精准设计,高效灌溉。通过改善灌溉条件,建设外接水源与田间渠道的交替组合,实施高效节水型灌溉。在内河流域开展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,围绕项目区种植水稻、油菜、蔬菜、经果林等不同的用水情况,新建提水泵站、水池、管道(网)、渠道等工程进行耕地灌溉,破解扶贫产业的用水瓶颈,提高了农品质量和经济产值。同时,适度配套田间高位水池,改造排涝渠保护耕地,有效改善了干旱时节农田缺水的问题。
协调推进,有序建设。用好用实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资金,综合农业用水定额、灌溉面积、水文数据、渠道水利用系数、种植结构等因素,将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配备细化分解、落实到位,并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同步建立运行管护措施,为农业产业扶贫提供精准水利保障。同时,紧抓项目任务进度,倒排工期、简化程序,整合资源解决土地征占、工程审批、材料运输等问题,按时保质完成产业配套。
区域化治理,守住“青山绿水”。通过水土流失治理、小流域生态清洁,建立一个完备、规范的水利设施体系,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稳步快速发展。
健全水土保持机制。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,针对“降雨多、蓄水难”的喀斯特地貌分布状况,采取种植经果林、封禁绿化、硬化水渠等方式促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,有效发挥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。实施林草植被修复、畜牧业保护、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,提高项目区林草覆盖率,增大土地蓄水保土能力,石漠化的演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。
改善水生态水环境。强化小流域水土综合治理,实行“河长制”管理办法,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。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,调整河流源头、库区上游地区种植结构,构建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机制。同时,启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,稳步推进污水治理项目,针对贯城河、邢江河、千峰河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力提效。
营造良好保护氛围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力度,提升全区干部群众对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知晓率,进一步增强社会重视程度,做好水环境建设重要性的宣传,形成“双管齐下”的养护意识。
自主化管理,做好“以水养水”。持续完善全区乡镇集中连片供水工程,树立起“建、管、养、用”为一体的水资源运行管理机制。
明晰水权,完善定额用水。巩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,颁发农田水利设施产权证书,将使用权、管理权移交给农民用水合作组织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、受益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实现管护责任与用水控制管理的权力下移。综合农业用水定额、灌溉面积、渠道水利用系数、种植结构等因素,确定乡镇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,通过将指标细化分解到村集体、合作社、承包企业等用水主体,颁发用水权证,实行“定额用水”总量控制。
合理定价,落实节水奖励。建立“能反映成本、能利于节水、能保障农田、能引进投融资”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,配套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实行定额管理,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。结合水价调价幅度,健全可持续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,重点补贴种粮农民定额内用水,在确保补贴效果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,由用水合作组织针对自身确定补贴办法。
水务一体,健全基层服务。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来,区域内水工程管理制度和人员全部覆盖,在县区完成了水务一体化管理。通过在乡镇设立片区水务站、成立水务管理公司,形成了局管站、站管公司,用水合作组织与村组水务员共同服务的网络体系。同时,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,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基层水利服务、管护巡逻等就业岗位,带领群众决战脱贫攻坚。
(安顺市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组 张克尚 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