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竺林 通讯员 任原
近日,由全球博士联合会宁波人才工作站传来消息称,北京首座冬奥配套加氢站投运。在明年冬奥举办之时,观众和工作人员就可以乘坐氢能源电池汽车在各站点之间穿行。而早在今年4月,10辆来自宁波的氢能巴士就已经亮相博鳌论坛。
宁波是富氢之城,也是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。目前宁波石化产业制氢规模已达到47.63万吨。据不完全统计,宁波可外供副产氢约7.23万吨/年。
被誉为21世纪的“终极能源”,在“碳达峰”和“碳中和”的背景下,资源丰富、容易制取的氢能大有可为。
宁波氢能产业的发展已经起步。此前出台的《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提出了要重点突破氢能领域,包括开展规模化制氢、运氢、储氢等氢能生产和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、电堆制造等关键应用端技术攻关。
作为宁波市重大建设项目“十四五”规划生态环保领域中的重要工程之一,国家电投华东氢能产业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之中,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厂房主体建设。目前基地内已率先建成加氢站一座,日加氢能力达到500公斤,用于支持慈溪氢燃料电池公交运行。
该基地一期燃料电池双极板及电堆组装中试线建设已经完成并投产,生产线年产能达到1000套。目前这里正开展配套北京冬奥交通保障车辆等200余台订单生产工作。
“通过这个氢能产业园建设,可以带动宁波氢能相关企业共同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。”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宁波绿动相关负责人说。这些应用场景不仅包括氢能交通,还有氢能港口物流等。
“运输货物的船只、码头使用的货运车辆……在港口的应用场景中,氢燃料电池是有用武之地的。”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宁波氢能研究院董事长陈平说,而且光、风发电在制氢上也有发展潜能。
在此之前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“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”落户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氢能产业园。该项目通过风力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,以“绿电”制“绿氢”为特色,构建风能、太阳能与氢能多元耦合独立微网。
随着氢能相关技术的应用环节辐射面更广,相关技术研发也在寻求突破。据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互联网办公室工作人员叶夏明说,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项目充满了科技含量,并且在将来有望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,从而摆脱对国外技术设备的依赖。
“对宁波的氢能产业发展而言,这个项目在未来有望产出相关技术,这会对产业上下游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。”叶夏明说。不仅如此,相关技术成果的转化项目将来也可能落地宁波。
作为优势巨大的洁净能源,想要将氢能应用全面推广,仍然有很多问题等待破解。
今年6月,镇海炼化建成宁波首个加氢站,并且试运行了氢能源公交车。而为了打造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,未来这里还会建起一座加氢站。然而,氢能的储存、运输等成本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。镇海炼化相关负责人林旭涛这样算了一笔账。“就拿运输成本来说,目前还是比较高的。一方面是因为单次运输的量有限;另一方面,驾驶员的资格认证及用来运输的专用鱼雷车也是一笔投入。”他说。不仅如此,一辆氢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比普通公交车的制造成本高了一倍。
除了制造成本较高,目前应用范围也有限。“氢能源电池车的示范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,当前仅慈溪市计划于年底前上线氢能源电池车,市区还没有相关示范应用。”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,作为宁波本土的氢能源电池车生产企业,加快技术更新与产品更迭,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氢能源产品是其未来的目标。
“在研发环节,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。而且从整个产业发展来说,也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。”陈平说,目前宁波氢能研究院与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有项目合作,与宁波高校、科研机构的“产、学、研”合作也在逐步推进中。